◆【再学习】这是一场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学习之旅:在深学中以学铸魂固根本、强党性,进一步夯实新时代新征程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鲜明政治底色
◆【再深化】这是一场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攻坚之旅:在深学中以学增智补短板、强本领,进一步强化新时代新征程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履职办案基本价值追求
◆【再出发】这是一场检视整改、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之旅:在深学中一体推进主题教育和干部队伍教育整顿,聚焦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强纪律、解难题,让求真务实、担当实干成为新时代新征程检察人员的鲜明履职特征
大道如砥,长风浩荡。历史是本厚重的书,既记载了沧桑巨变的时代变迁,也隐藏着国家与民族发展进步的奥秘。百年大党带领泱泱大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依旧风华正茂,保持青春活力、洋溢青春气息,秘诀是什么?
在时代打磨下、岁月洗礼中,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找到了创造历史、成就辉煌的一条重要经验: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回顾党的奋斗历程不难发现,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理论武装,高度重视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全党思想。
恰逢其时,顺应其势。历史会铭记这一恢宏叙事——2023年,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一场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设计、动员部署、领导推动的党内集中教育,拉开恢宏大幕。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最高人民检察院是如何把主题教育引向深入的?
“强化政治意识,旗帜鲜明讲政治;强化问题导向,整改成效极为突出;强化全面从严治检,抓实检察队伍建设……”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中央常委、研究室主任郭洪泉对最高检的这一场凝心聚魂的政治洗礼印象深刻。
这样的印象,正是最高检高站位谋划、高标准实施、高质量推进主题教育和干部队伍教育整顿的生动注脚——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最高检在中央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和中央第二十二指导组的有力指导下,坚持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引领促进党的建设、检察队伍素能、检察业务质效得到明显提升,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为服务强国建设、服务民族复兴的检察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9月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大会。
9月7日,最高检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中央第二十二指导组组长许又声到会指导时指出,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最高检党组全面履行政治责任、主体责任,发挥领学带学促学作用,全体干警在抓好理论学习、筑牢信仰之基,破解难点堵点、服务国之大者,解决急难愁盼、站稳人民立场,铸牢对党忠诚、锻造检察铁军上取得明显成效,促进机关党的建设、检察队伍素能、检察业务质效得到明显提升。希望进一步在理论学习上下功夫,做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进一步在检视整改上下功夫,完善整改方案,细化整改措施,确保各项整改任务落实取得实质性进展;进一步在推动发展上下功夫,大兴务实之风和调查研究之风,不断提升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将主题教育激发的干事创业精气神落实到完成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各项工作中去。
【再学习】
这是一场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学习之旅
◆在深学中以学铸魂固根本、强党性,进一步夯实新时代新征程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鲜明政治底色
在最高检党组的率先垂范和谋划部署下,最高检机关各厅级单位党组织依托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主题党日等,广泛开展读书分享、交流研讨、联学交流、案例剖析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
【再深化】
这是一场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攻坚之旅
◆在深学中以学增智补短板、强本领,进一步强化新时代新征程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履职办案基本价值追求
这次座谈会上,最高检党组提出的加强检察人才建设的“五个必须”让广大检察人员精神振奋——
▶必须明确人才培养方向,着力强化政治素质、业务素能、职业道德素养;
▶必须更新人才建设理念,树立全局人才观、全员人才观、开放人才观、科学人才观;
▶必须健全人才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精准引才、系统育才、科学用才机制;
▶必须一体推进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激励广大检察人员求真务实、担当实干,切实把好政治关、能力关、廉洁关;
▶必须加强组织领导,着力构建检察人才工作大格局。
——要有指标,但绝不能让检察人员为数据所困、为考核所累!案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引导全体检察人员自觉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升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成效和依法履职质效的“风向标”,广大检察人员历来十分关注。着眼于更好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最高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坚持一体加强“案”的管理和“人”的管理,以“全面、全员、全时”和“考实、评准、用好”为导向,修订完善《检察机关案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下称《评价指标》),将60项评价指标精简为46项,把“有数量的质量”和“有质量的数量”统筹在更加注重质量上面来,更加注重全面评价、整体评价、组合评价、实绩评价,科学运用案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杜绝“唯数据”“唯指标”“唯排名”的机械评价方式,促进监督办案更加优质高效。令广大检察人员提气的是,《评价指标》的下发并非一锤子买卖——最高检院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多地检察机关调研时,持续关注《评价指标》的执行应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为进一步整改优化、建章立制打基础。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用改革的办法攻坚克难、推动发展。深入总结评估党的十九大以来检察改革情况,以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为主题,以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为重点,制定实施《2023—2027年检察改革工作规划》,确定建设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绝对领导、检察机关能动服务大局、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现代化、检察机关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现代化检察管理、数字检察等“六大制度体系”,明确36项改革任务。
刑事检察中,不捕率46.2%、不诉率27.1%,逮捕强制措施、不起诉裁量权的适用更加精准,“不捕率不诉率不是越高越好、诉前羁押率不是越低越好”的理念得到初步落实;民事检察中,抗诉改变率93.7%,同比增加2.8个百分点;行政检察中,再审检察建议采纳率同比增加28.9个百分点;公益诉讼检察中,诉前检察建议整改率96.1%,提起公益诉讼后法院支持率97.5%……前不久,最高检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检察办案数据显示:“四大检察”办案质效持续向好。
——最高检政治部针对“优化派出检察院组织体系”的课题,深入实地调研走访,了解派出检察院实际运行情况,了解工作难点障碍,听取意见建议,按照最高检党组的要求,对林区、垦区、矿区检察院和监所检察院、铁路运输检察院等整体统筹、通盘考虑,围绕“分类施策、理顺体制、发挥作用”提出具体优化思路。
——最高检第三检察厅开展重点难点问题专题调研,针对梳理出的职务犯罪检察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组织召开首届全国职务犯罪检察论坛,听取理论和实务专家的意见;组织开展全国职务犯罪检察条线调研座谈,会同地方职务犯罪检察人员共同研究解决职务犯罪检察工作中存在的提前介入、指定管辖、制约不足等问题。
【再出发】
这是一场检视整改、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之旅
◆在深学中一体推进主题教育和干部队伍教育整顿,聚焦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强纪律、解难题,让求真务实、担当实干成为新时代新征程检察人员的鲜明履职特征
——坚持严的基调,抓实教育整顿。注重用身边人身边事做实警示教育,专门剖析、通报最高检机关7名干部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件,通报检察人员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反“三个规定”典型案例。对照干部队伍教育整顿9个方面问题,梳理出15个重点问题,研究提出48项整改措施,目前15个重点问题已全部销号;聚焦破解影响和制约检察队伍建设的发展难题,制定修订政治素质考察、考核管理、人才评选、表彰奖励、业务竞赛等制度办法,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推动形成教育提醒、制度约束、追责问责紧密结合、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
——刀刃向内,深入检视整改。把检视整改作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发扬自我革命精神,聚焦突出难点问题,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深入查摆不足,动真碰硬解决突出问题。对近年来中央巡视、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等发现的问题和院党组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的问题,以及检察机关大兴调查研究和党组重点督办任务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梳理汇总,对照主题教育明确的6个方面问题,梳理形成院级整改整治24个问题、各厅级单位整改整治302个问题,并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建立台账逐项整改,定期发布整改整治销号提示,明确整改销号的标准和流程。
——抓源治本,建章立制,注重常态长效。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紧紧围绕整改整治突出问题,加强顶层设计,用制度机制堵塞漏洞、加强管理、强化监督。抓实制度建设方面,在明确38项院级层面重点建章立制任务基础上,各厅级单位分批提出强化法律监督、优化队伍管理、规范日常管理等方面共90项建章立制计划并进行动态更新。针对“公益诉讼检察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等问题,加快研究推进检察公益诉讼立法,促进提升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针对检察官逐级遴选“上不来”“下不去”等问题,全面调研评估,务实提出合理设置入额标准、遴选条件等意见建议,推动修订《关于建立法官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的意见》。抓实制度完善方面,紧跟检察工作形势任务变化,及时梳理现有制度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修改完善,确保符合实际。着眼解决检察履职难点堵点,推动修订逮捕案件质量标准、逮捕社会危险性量化评估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制发《关于办理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意见》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统一司法标准和尺度。在完善制度的同时,切实抓好制度执行,确保各项制度落地落实。
——最高检办公厅把“实”作为主题教育的基调,注重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检察工作新情况、新问题,重点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理念、体系、机制、能力现代化”和《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办公室工作的意见》落实情况开展调研评估。同时,从政治、思想、能力、作风、纪律等方面进行党性分析,查找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方面存在的差距,拿出问题清单,边查边改,及时打扫思想上的“政治灰尘”。
——最高检第九检察厅深入剖析制约未成年人检察融合履职的问题根源,以立改式调研发现问题,即知即改,建立常治长效机制:针对工作质量、效率、效果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评价指标,充分发挥评价指标的风向标作用,引导检察官强化系统审查、同步监督、统筹履职,加大未成年人“四大检察”融合履职办案力度。
——最高检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为进一步明确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适用率的内涵和计算方式,更好实现业务指标的功能作用,成立工作专班集中攻关,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面向全国征求意见,形成综合履职率需求报告,科学设计综合履职率。
在主题教育中,最高检立足各项检察职能,研究提出包含120项民生实事的任务清单,将其中的依法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深化开展接待窗口“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等30项直接涉及基层群众急难愁盼任务,明确为重点民生实事,全程指导督办,确保将实事办实、好事办好,更加有力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一组全国检察机关上半年的数据对这样的务实行动作出了生动诠释: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深化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部署信访矛盾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全国检察机关收到群众信访42.6万件,同比上升15.5%;其中重复信访11.9万件,占27.8%,同比减少3.1个百分点。
——加强未成年人权益综合司法保护,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起诉2.7万人,同比上升4.3%。
——对因犯罪致生活陷入困境的被害方予以司法救助3.7万人3.2亿元,同比分别上升65.7%、26%。
——对权益受损但不敢或不懂起诉的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受家暴妇女等弱势群体,支持提起民事诉讼4.3万件,同比上升21.9%。
再出发,初心如磐;再出发,使命在肩;再出发,信心满满;再出发,未来无限。历经这一场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学习之旅,这一场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攻坚之旅,这一场检视整改、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之旅,再出发的人民检察事业必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服务强国建设、服务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再学习】这是一场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学习之旅:在深学中以学铸魂固根本、强党性,进一步夯实新时代新征程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鲜明政治底色
◆【再深化】这是一场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攻坚之旅:在深学中以学增智补短板、强本领,进一步强化新时代新征程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履职办案基本价值追求
◆【再出发】这是一场检视整改、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之旅:在深学中一体推进主题教育和干部队伍教育整顿,聚焦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强纪律、解难题,让求真务实、担当实干成为新时代新征程检察人员的鲜明履职特征
大道如砥,长风浩荡。历史是本厚重的书,既记载了沧桑巨变的时代变迁,也隐藏着国家与民族发展进步的奥秘。百年大党带领泱泱大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依旧风华正茂,保持青春活力、洋溢青春气息,秘诀是什么?
在时代打磨下、岁月洗礼中,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找到了创造历史、成就辉煌的一条重要经验: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回顾党的奋斗历程不难发现,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理论武装,高度重视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全党思想。
恰逢其时,顺应其势。历史会铭记这一恢宏叙事——2023年,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一场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设计、动员部署、领导推动的党内集中教育,拉开恢宏大幕。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最高人民检察院是如何把主题教育引向深入的?
“强化政治意识,旗帜鲜明讲政治;强化问题导向,整改成效极为突出;强化全面从严治检,抓实检察队伍建设……”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中央常委、研究室主任郭洪泉对最高检的这一场凝心聚魂的政治洗礼印象深刻。
这样的印象,正是最高检高站位谋划、高标准实施、高质量推进主题教育和干部队伍教育整顿的生动注脚——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最高检在中央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和中央第二十二指导组的有力指导下,坚持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引领促进党的建设、检察队伍素能、检察业务质效得到明显提升,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为服务强国建设、服务民族复兴的检察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9月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大会。
9月7日,最高检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中央第二十二指导组组长许又声到会指导时指出,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最高检党组全面履行政治责任、主体责任,发挥领学带学促学作用,全体干警在抓好理论学习、筑牢信仰之基,破解难点堵点、服务国之大者,解决急难愁盼、站稳人民立场,铸牢对党忠诚、锻造检察铁军上取得明显成效,促进机关党的建设、检察队伍素能、检察业务质效得到明显提升。希望进一步在理论学习上下功夫,做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进一步在检视整改上下功夫,完善整改方案,细化整改措施,确保各项整改任务落实取得实质性进展;进一步在推动发展上下功夫,大兴务实之风和调查研究之风,不断提升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将主题教育激发的干事创业精气神落实到完成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各项工作中去。
【再学习】
这是一场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学习之旅
◆在深学中以学铸魂固根本、强党性,进一步夯实新时代新征程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鲜明政治底色
在最高检党组的率先垂范和谋划部署下,最高检机关各厅级单位党组织依托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主题党日等,广泛开展读书分享、交流研讨、联学交流、案例剖析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
【再深化】
这是一场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攻坚之旅
◆在深学中以学增智补短板、强本领,进一步强化新时代新征程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履职办案基本价值追求
这次座谈会上,最高检党组提出的加强检察人才建设的“五个必须”让广大检察人员精神振奋——
▶必须明确人才培养方向,着力强化政治素质、业务素能、职业道德素养;
▶必须更新人才建设理念,树立全局人才观、全员人才观、开放人才观、科学人才观;
▶必须健全人才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精准引才、系统育才、科学用才机制;
▶必须一体推进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激励广大检察人员求真务实、担当实干,切实把好政治关、能力关、廉洁关;
▶必须加强组织领导,着力构建检察人才工作大格局。
——要有指标,但绝不能让检察人员为数据所困、为考核所累!案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引导全体检察人员自觉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升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成效和依法履职质效的“风向标”,广大检察人员历来十分关注。着眼于更好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最高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坚持一体加强“案”的管理和“人”的管理,以“全面、全员、全时”和“考实、评准、用好”为导向,修订完善《检察机关案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下称《评价指标》),将60项评价指标精简为46项,把“有数量的质量”和“有质量的数量”统筹在更加注重质量上面来,更加注重全面评价、整体评价、组合评价、实绩评价,科学运用案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杜绝“唯数据”“唯指标”“唯排名”的机械评价方式,促进监督办案更加优质高效。令广大检察人员提气的是,《评价指标》的下发并非一锤子买卖——最高检院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多地检察机关调研时,持续关注《评价指标》的执行应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为进一步整改优化、建章立制打基础。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用改革的办法攻坚克难、推动发展。深入总结评估党的十九大以来检察改革情况,以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为主题,以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为重点,制定实施《2023—2027年检察改革工作规划》,确定建设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绝对领导、检察机关能动服务大局、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现代化、检察机关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现代化检察管理、数字检察等“六大制度体系”,明确36项改革任务。
刑事检察中,不捕率46.2%、不诉率27.1%,逮捕强制措施、不起诉裁量权的适用更加精准,“不捕率不诉率不是越高越好、诉前羁押率不是越低越好”的理念得到初步落实;民事检察中,抗诉改变率93.7%,同比增加2.8个百分点;行政检察中,再审检察建议采纳率同比增加28.9个百分点;公益诉讼检察中,诉前检察建议整改率96.1%,提起公益诉讼后法院支持率97.5%……前不久,最高检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检察办案数据显示:“四大检察”办案质效持续向好。
——最高检政治部针对“优化派出检察院组织体系”的课题,深入实地调研走访,了解派出检察院实际运行情况,了解工作难点障碍,听取意见建议,按照最高检党组的要求,对林区、垦区、矿区检察院和监所检察院、铁路运输检察院等整体统筹、通盘考虑,围绕“分类施策、理顺体制、发挥作用”提出具体优化思路。
——最高检第三检察厅开展重点难点问题专题调研,针对梳理出的职务犯罪检察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组织召开首届全国职务犯罪检察论坛,听取理论和实务专家的意见;组织开展全国职务犯罪检察条线调研座谈,会同地方职务犯罪检察人员共同研究解决职务犯罪检察工作中存在的提前介入、指定管辖、制约不足等问题。
【再出发】
这是一场检视整改、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之旅
◆在深学中一体推进主题教育和干部队伍教育整顿,聚焦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强纪律、解难题,让求真务实、担当实干成为新时代新征程检察人员的鲜明履职特征
——坚持严的基调,抓实教育整顿。注重用身边人身边事做实警示教育,专门剖析、通报最高检机关7名干部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件,通报检察人员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反“三个规定”典型案例。对照干部队伍教育整顿9个方面问题,梳理出15个重点问题,研究提出48项整改措施,目前15个重点问题已全部销号;聚焦破解影响和制约检察队伍建设的发展难题,制定修订政治素质考察、考核管理、人才评选、表彰奖励、业务竞赛等制度办法,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推动形成教育提醒、制度约束、追责问责紧密结合、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
——刀刃向内,深入检视整改。把检视整改作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发扬自我革命精神,聚焦突出难点问题,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深入查摆不足,动真碰硬解决突出问题。对近年来中央巡视、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等发现的问题和院党组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的问题,以及检察机关大兴调查研究和党组重点督办任务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梳理汇总,对照主题教育明确的6个方面问题,梳理形成院级整改整治24个问题、各厅级单位整改整治302个问题,并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建立台账逐项整改,定期发布整改整治销号提示,明确整改销号的标准和流程。
——抓源治本,建章立制,注重常态长效。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紧紧围绕整改整治突出问题,加强顶层设计,用制度机制堵塞漏洞、加强管理、强化监督。抓实制度建设方面,在明确38项院级层面重点建章立制任务基础上,各厅级单位分批提出强化法律监督、优化队伍管理、规范日常管理等方面共90项建章立制计划并进行动态更新。针对“公益诉讼检察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等问题,加快研究推进检察公益诉讼立法,促进提升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针对检察官逐级遴选“上不来”“下不去”等问题,全面调研评估,务实提出合理设置入额标准、遴选条件等意见建议,推动修订《关于建立法官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的意见》。抓实制度完善方面,紧跟检察工作形势任务变化,及时梳理现有制度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修改完善,确保符合实际。着眼解决检察履职难点堵点,推动修订逮捕案件质量标准、逮捕社会危险性量化评估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制发《关于办理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意见》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统一司法标准和尺度。在完善制度的同时,切实抓好制度执行,确保各项制度落地落实。
——最高检办公厅把“实”作为主题教育的基调,注重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检察工作新情况、新问题,重点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理念、体系、机制、能力现代化”和《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办公室工作的意见》落实情况开展调研评估。同时,从政治、思想、能力、作风、纪律等方面进行党性分析,查找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方面存在的差距,拿出问题清单,边查边改,及时打扫思想上的“政治灰尘”。
——最高检第九检察厅深入剖析制约未成年人检察融合履职的问题根源,以立改式调研发现问题,即知即改,建立常治长效机制:针对工作质量、效率、效果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评价指标,充分发挥评价指标的风向标作用,引导检察官强化系统审查、同步监督、统筹履职,加大未成年人“四大检察”融合履职办案力度。
——最高检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为进一步明确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适用率的内涵和计算方式,更好实现业务指标的功能作用,成立工作专班集中攻关,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面向全国征求意见,形成综合履职率需求报告,科学设计综合履职率。
在主题教育中,最高检立足各项检察职能,研究提出包含120项民生实事的任务清单,将其中的依法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深化开展接待窗口“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等30项直接涉及基层群众急难愁盼任务,明确为重点民生实事,全程指导督办,确保将实事办实、好事办好,更加有力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一组全国检察机关上半年的数据对这样的务实行动作出了生动诠释: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深化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部署信访矛盾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全国检察机关收到群众信访42.6万件,同比上升15.5%;其中重复信访11.9万件,占27.8%,同比减少3.1个百分点。
——加强未成年人权益综合司法保护,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起诉2.7万人,同比上升4.3%。
——对因犯罪致生活陷入困境的被害方予以司法救助3.7万人3.2亿元,同比分别上升65.7%、26%。
——对权益受损但不敢或不懂起诉的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受家暴妇女等弱势群体,支持提起民事诉讼4.3万件,同比上升21.9%。
再出发,初心如磐;再出发,使命在肩;再出发,信心满满;再出发,未来无限。历经这一场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学习之旅,这一场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攻坚之旅,这一场检视整改、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之旅,再出发的人民检察事业必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服务强国建设、服务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乘风破浪,一往无前。